今年冬天來得晚(而且過年期間又回暖了),但是冷起來還是很有冬天的味道,尤其搬到北部後,更是有感。對於沒做好保溫的建築物,我那敏感的身體馬上就有反應,坐在大開窗旁的餐廳用餐,食物一下就冷掉,而我也噴嚏、鼻水連連,慘~

 

01.JPG

2012年台中家的溫濕度

2012年台中的冬天陰雨綿綿,從我們家客廳的溫濕度計上可以看到:室內18.9℃、室外13.5℃、室內濕度71%。在接連好幾天的低溫侵襲下,如果沒有屋頂的外保溫、牆壁的內保溫以及雙層窗的不流動空氣層,也沒有開暖氣或電熱器,家裡的溫度恐怕會跟室外差不多。

2015年1月我們搬到大溪暫居,繼哲媽媽家提供主臥室給我們一家三口使用,主臥衛浴東面和北面大開窗,雖然視野和採光很好,但冬天著實會讓人冷到受不了。2016年暫住在辦公室的冬天,由於位居頂樓,東面和西面也沒有鄰房遮蔽,冬天的風一吹建築物就被快速降溫,在室內也得穿著厚外套。

2017年的冬天,我們定居在桃園青埔,高樓層的好視野代表著將面臨桃園的強風與北部的低溫考驗,幸好在進駐前已做好準備,在此與大家分享幾個這些年來我們禦寒的重點手法,希望各位從自家做起,進而影響其他室內環境。繼哲在2013年1月有分享過「關於暖冬居家設計」的文章http://gchassoc.pixnet.net/blog/post/13120381,裡面也有許多觀念及手法。

由於影響溫熱環境的參數有空氣溫度、空氣濕度、熱輻射和風速共四個,每一種因子都控制好才能全面獲得舒適,而且單靠機械設備無法做到,一定要從建築物本身下手,才能既舒適又節能。

 

改善建築外殼保溫:雙層窗+雙層牆

10 年前我們台中的家已實踐雙層窗和雙層牆的手法,這些年來證明他們是改善建築外殼隔熱保溫性能不佳的好方法,因此努力地推廣著,桃園新家同樣延續這2種手法,只是雙層牆內的材料改成PS板,雖然成本較高,但較好施作且同樣厚度但性能較岩棉好。

雙層牆彌補混凝土隔熱性能不良的問題,如果窗戶有直射陽光,雙層窗在冬天白天當內遮陽(免電費的暖氣機)、夏天當外遮陽,沒有太陽直射時,兩層窗都關上即擁有很好的空氣層用來保溫或隔熱。

02.jpg

雙層窗運作原理示意圖

03.JPG

 台中家的雙層窗

04.JPG

 繼哲在台中施作雙層牆

05.jpg

 桃園新家用PS板作為雙層牆的內填材

 

確保頂樓不失溫

台中的家位於頂樓,整個屋面在冬天是很大的受冷面,尤其當風大的時候,如果室內沒有木作天花板,室外又沒有做好保溫,即使室內有開暖氣,也需要耗費許多電力才能將溫度提升。

屋頂面我們從室外做了許多手法:PS板橡膠隔熱磚、用盆栽種植物、架高木棧板、塗白漆,前2種手法冬天夏天都好用,架高木棧板和鐵皮屋頂一樣,只在夏天好用,塗白漆在冬天則會更冷,因為無法吸收太陽給熱。

06.JPG

台中家的屋頂

 

桃園的家雖然沒有位於頂樓,但為了不想被樓上和樓下的鄰居影響(如果他們的保溫隔熱沒做好,過高或過低的溫度同樣會傳給我們),天花板和地板我們都同樣鋪了PS板,除了確保冬暖夏涼,也有很好的隔音效果,聽不到樓上的腳步聲、我們的腳步聲也不會吵到樓下。

07.jpg

 天花板鋪PS板

08.jpg 

地板鋪PS板

 

窗面是室內失溫的一大主因:及地或及窗台的厚窗簾

牆壁和屋頂如果是鋼筋混凝土造,通常厚度有15~20公分,所以低溫比較沒這麼快影響室內,但只要一影響,時間就會拉很長。而玻璃只有薄薄一層,通常厚度0.5公分,當室外低溫時,玻璃很快就會將低溫傳至室內側,有時即使將窗簾拉上,幫助仍有限。

09.jpg

 窗簾冷空氣環流示意圖

試試看將窗戶關緊,手放在窗簾下側,是否感到有冷風往下吹?繼哲之前在北京清華大學唸博士班時也有這樣的經驗,他宿舍的床頭對著窗,冷冽的空氣直撲腦門,當地人稱之為「吸腦」。

那年冬天我去北京找繼哲,當時室外大約5℃,室內提供的暖氣大約22℃,可見到許多出入口都掛上”厚門簾”,常有人問我們厚窗簾到底要多厚?應該是看室內外的溫差有多大,北京的厚門簾像棉被一樣厚,台灣溫差沒這麼大,不需要這麼厚,重點是要及地或及窗台。

 

10.JPG

北京的厚門簾

 

如果你家窗戶無法做雙層窗,冬天想要為窗面保溫,及地或及窗台的厚窗簾就非常重要,之前在台中的辦公室有2面固定玻璃的西曬窗,我們用來示範如何阻斷窗面進來的溫度,夏天和冬天的意思一樣,只是一個是防止太陽加熱的空氣流進室內,另一個則是防止室內的溫度被降低,冬天的感覺尤其明顯,有沒有這種經驗:即使窗戶都關上了,還是覺得室內有風?那就是因為室內溫度急速變化所產生的氣流。

若在窗簾的周邊裝上一層框,尤其是下方要能抵住窗簾,當窗簾與玻璃間的空氣被降溫、從窗簾下方流入室內時,熱空氣就會從上方的空隙補充,但如果窗簾有及地或及窗檯,冷空氣就會滯留在窗簾與玻璃間,加上窗簾夠厚,冷空氣就不容易透過窗簾傳進室內。

11.jpg

 

降低室內濕度

東北季風經過海洋夾帶大量水氣給台灣,水分多的空氣會帶走人體的熱量,讓人覺得更冷,台灣相對濕度80%、溫度15℃的冷感跟北京相對濕度40%、溫度5℃的冷感差不多,這是繼哲的經驗。

自從2015年搬到北部後,對於北部的濕冷十分頭疼,尤其現在有了小孩,對於環境的溫濕度控制要求提高,加上女兒是過敏體質,怕塵蟎、會氣喘,之前在台中還好,但到了北部就得面對潮濕的環境,做出對策。

住在大溪時我們用及地厚窗簾處理窗面冷的問題,並開暖氣提高室內溫度,但由於窗面很冷,室內側就會有結露的問題,搬到台北後,繼哲便發展出過濾又除濕的系統,控制室內的濕度在70%以下,這樣也能降低冬天冷、夏天熱的感覺。

 

12.JPG 

冰冷的窗戶遇到室內潮濕的空氣產生結露

 

正確的通風可引進室外乾燥空氣、帶走室內濕氣,但因為我們台北辦公室是在大馬路旁,噪音和灰塵的量都大,如果再加雨下不停的天氣,自然通風就會產生潮濕的問題。而且我們睡覺的地方是繼哲自己搭出來的屋中屋,沒有對外窗,洗好的衣服晾在臥室旁的廊道,正確的通風路徑再加上除濕系統,即使連續好幾天下雨,衣服晾一天就乾了,不需要耗電的烘衣機,也不需要像繼哲大姊老是用吹風機吹晾不乾的衣服。

大家目前最常用除濕機解決潮濕問題,但放在屋裡很吵又耗電,還要記得定時倒水才能繼續除濕,如果好幾天不在家就慘了,家裡可能會因為高濕而發霉,再美的裝潢也沒有用。

既然這套系統這麼好用,桃園新家當然要裝,目前住了將近半個月,即使室外是13℃的溫度、77%的濕度,室內還是有19℃的溫度、58%的濕度,十分舒適。重點是這樣的狀況是整間屋子統一,不會有溫濕度不均勻的問題,因為溫差過大也會容易感冒,傳統每個空間都放除濕機也比較耗電。

 

13.jpg

桃園新家的溫濕度 

 

其他簡易手法

除了上述幾個手法外,以下幾點也能改善,祝各位有個溫暖又節能的冬天。

  1. 增加建築氣密性:加裝門縫擋板(門縫條、毛刷),加裝窗戶氣密條(橡膠條或毛刷)。
  2. 降低地板熱傳導係數:使用熱傳導比較低的材質,安裝木地板、鋪設地毯、穿拖鞋。
  3. 調節濕度:利用家中無塗裝之原木、備長碳、布製品、書籍來創造溫暖的感覺
  4. 使用暖色調佈置居家、使用暖色系光源。

 

更多觀念及手法請見《綠適居[1]:打造綠色、舒適、健康的好宅不是夢》

http://www.pcstore.com.tw/soenergy/M26878458.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綠適居GCHASSO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