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資訊電子報 2007525 台北訊 溫于璇報導

省!省!省!在日常生活中,節約能源的觀念已經普遍被大眾接受,但是要如何做到省電達人呢?環保聯盟節電小組召集人繼哲 2007NGOs會議教你一招「降功率、減時間」的節能方式,讓你輕鬆省電,順手省錢,兼顧做環保。

常常在收到電費單時,實在不瞭解為什麼電費這麼貴,繼哲 先教各位電費的算法: 電費 = 1度電 × 電價 = 1仟瓦 × 1小時 × 電價。

電價不是我們可以控制的時候,要電費少少少,就要讓使用的瓦特數或是使用時間減少,因此「降功率、減時間」就是最基本的節能口號。

當用使用的電器越多或是待機電源多,電表轉速會越快,也就代表荷包流失的速度也變快了。

                                                             


依這個原則,繼哲 以一組自製的教具進行鎢絲燈泡、省電燈泡及LED燈三組的對照實驗。當100瓦的鎢絲燈泡亮的時候,因家用插頭是110伏特的電量,因此約使用90瓦的用電量,若我們需要相同的亮度,使用省電燈泡時,會發現只需要18瓦的用電量,馬上省下五分之四的電量,且使用鎢絲燈泡易產熱,將會提高室內溫度,因而將冷氣空調開的更強,浪費更多電費。

除了靠著螢光塗劑的省電燈泡外,LED燈也是很好的選擇:家中神明桌上的光明燈經常是二十四小時點亮的,若改用LED的小燈泡,使用時不到1瓦的用電量,雖然目前價格昂貴,一個LED燈泡約45元至100元左右,但他安全性比鎢絲燈泡高,因傳統鎢絲燈泡也因易產熱使外部塑膠殼脆化,使的電線走火,因此使用上需別注意。

家中神明桌上的光明燈,若改用LED的小燈泡,不僅省能,更為安全。

而辦公室常用的長型日光燈具,繼哲 建議改用電子安定器,與傳統安定器相比較下,點燈速度快上許多,且耗費的電量較小。使用10瓦、T8的燈管,將兩種安定器相比,雖然價錢差了三分之一,但用電量差了2瓦,相當於省了30%,使用一年就可以回收成本。

除了換燈泡、換電子安定器外,繼哲 建議,購買燈泡需注意外包裝上註明的使用壽命,也可讓你省下不少錢。例如一顆21瓦、壽命6000小時的省電燈泡,與100瓦、壽命1000小時的鎢絲燈泡比較,同樣照明6000小時,省電燈泡加電費花不到500元,鎢絲燈泡要1700元以上,也就是省電燈泡可省1200多元。如果全台24百萬人有4百萬個家庭,每個家庭換掉10個鎢絲燈泡,可省下相當於一座核四電廠的一年發電量。「降功率、減時間」不僅省錢,也減少發電量、減少全球溫室效應,建立環保非核家園。

 

綠適居GCHASSO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綠適居GCHASSO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者胡慕情台北報導】夏天即將來臨,節能省電怎麼做?昨天2007NGOs會議中,邀請台灣環保聯盟省電小組成員繼哲 舉辦工作坊,教導民眾記住「降功率、減時間」口訣,就能輕鬆省電,順手做環保。

 繼哲說,家庭舒適生活需求不外乎充份照明、舒適空調,得仰賴各種電器。節能省電,首先要了解電費如何計算。目前台電寄出的電費單上已列出民眾到底用了幾度電,乘於電價,即是用電價錢。

 省電愛地球 從燈泡開始 

「一度電等於一仟瓦乘上一小時,因此電費即是度數乘上電價」。
繼哲 笑著說,目前能源減少,電價只升不降,為了省電,就必須從降低功率與使用時間下手。一般功率計算,一瓦特等於一焦耳用一秒的電,家中電器幾乎都會標上瓦特,民眾要降低功率,就從低瓦特的電器使用開始。

 繼哲以一組鎢絲燈泡與省電燈泡做為對照進行實驗,可發現一旦開始用電,電表便會轉動,轉一格就代表用了一度電。電器愈多,轉盤就轉得愈快。「如果忘了關燈、待機電源很多,功率愈大,時間愈長,花的錢就愈多。」

一般家庭中的插頭多為110伏特的電,1百瓦的鎢絲燈泡,約表現出90瓦的用電功率,若使用省電燈泡,在相同亮度需求下,省電燈泡大概會省下4/5用電功率。繼哲 說,鎢絲燈泡會轉換成較多熱能,在夏天使用易使空氣悶熱,民眾只得把冷氣開得更強,浪費更多電源。

除了省電燈泡,LED燈將是未來趨勢,超高亮度僅需用3瓦的電;現在佛具店也做出LED的神明燈泡,功率甚至低於1,不過目前價格仍有些昂貴,神明燈泡約在45元至1百元左右。但繼哲 說,過去使用傳統燈泡點神明燈,會因過熱而脆化,使燈罩變質,易因過熱變成起火原因。LED耗電量少、又安全,未來價格會更低廉。

如果暫時無法換成LED燈,繼哲 也建議民眾更換家中電燈的安定器,傳統安定器不僅點燈較慢,同時與新型的電子安定器相差2瓦。以10瓦燈光、T8的一尺燈管計算,每隻燈管效率差30%,更換以後約一年就可回收成本,但價錢只差約1/3。

許多民眾認為省電燈泡太貴,事實上,使用省電燈泡回本相當快。繼哲 以亮度相當於21瓦的省電燈泡與1百瓦的鎢絲燈泡做比較,若每天下午由6點開始點燈到11點,共5小時,每月電費約是8.6元(省電燈泡)與40.95元(鎢絲燈泡),約使用4個月就能回本。

阻絕熱空氣 善用自然風

此外,聰明選擇適合建築物的家用冷氣機種、懂得運用自然風,不但可擁有舒適溫度的生活空間,也能省下不少錢。

繼哲 說,選擇冷氣機種時應考慮房間大小,若冷氣機容量太小,就無法得到適宜冷房效果,太大又會因自動溫度調整動作頻繁,壓縮機斷續運轉,無法維持一定溫度,效果不佳。變頻式冷氣運轉功率會隨溫度變化,也是省電幫手。繼哲以自家冷氣為例,待機時3瓦、28度時315瓦、24度601瓦,無形中省下不少電。

據工研院研究指出,住宅空調電能用來移除由建築外殼進入室內的熱量佔96%,繼哲 教導民眾「建築節能」,在建築物外斷絕太陽的熱,如外遮陽的設備、雙層屋頂、隔熱磚等皆可,加上內遮陽用的窗簾,阻絕熱空氣,就能省電。

繼哲 透露,使用省電燈泡,以燈泡一生壽命計畫,約可省下1,264元;如果全台2千4百萬人有4百萬個家庭,每個家庭換掉10個鎢絲燈泡,可省下3,720桶原油,或省下相當於一座核四電廠的一年發電量。節能省電不僅省錢,也減少發電量、減少全球溫室效應。

摘自: 台灣立報2007/4/23

 

綠適居GCHASSO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綠適居GCHASSO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綠適居GCHASSO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圖/譚海韻(台灣綠適居協會)

雖然我們知道決定冷熱感受的因素很多,那如何才能調整出最舒適又最節能的室溫?其實在國際標準組織(ISO)中,室內溫熱環境之規範基準為ISO7730,其主要規定為室內舒適溫熱環境PMVPPD的指標,和熱舒適條件的規格,相關規範PMV值是:+3PPD0~100%)越接近於0品質越好。各位一定覺得很奇怪,那什麼又是PMVPPD

PMV-PPD曲線圖,顯示兩數值之間的關係

1972年,丹麥技術大學的P.O.Franger提出了PMV(Predicted Mean Vote)PPD(Predicted of Percentage Dissatisfied )指標,由於影響人體溫熱舒適度的決定因子十分複雜,不但有生理因素更包括心理因素,Franger乃將1,300位測試者置於「人工控制熱環境實驗室」中進行實驗,將其心理量依室溫、濕度、氣流速度、著衣量及工作強度等物理進行統計分析,找尋舒適與不快之範圍,以便進一步確立PMVPPD評估指標。此指標是以人體的熱量進出為基準,明確地指出人體的熱舒適性受到六個變數:室溫、氣流速度、空氣溼度、平均輻射溫度、人體活動量以及著衣量的影響,均以定量方式探討,最後並列入國際標準ISO7730中。

PMV值是依照人的熱感覺分成熱、暖、稍暖、舒適、稍涼、涼、冷七個等級,數值剛好是從-3+3七個整數。而PPD是不滿意的百分比,這是透過大量人體感受實驗所獲得的不滿意百分比,數字越小表示滿意度越高。兩者的關係畫出PMV-PPD的曲線,如圖所示。使用PMV-PPD曲線,可以獲得不同著衣量、不同工作量的人在不同熱環境中的熱感覺。國際標準化組織 ISO7730已規定PMV-0.5~0.5之間範圍為舒適的室內熱環境指標。

這些眾多交錯的因素,讓我們很難說那個因素就能決定最佳舒適的溫度。因此市面上有一些模擬軟體,讓我們可設定在不同的條件下,交互作用出最舒適溫度。例如美國冷凍空調學會所使用之熱舒適度評估軟體,可以分析出在不同的室溫、氣流速度、空氣溼度、平均輻射溫度、人體活動量及著衣量等因素下,對應到不同的熱舒適度。

既然此軟體可用來探討不同溫度對於熱舒適度之影響,我們發現當冷氣設定溫度在2628之間(且每調高1,就可省下6%的電能),對映到熱舒適度表時,的確2628為舒適之範圍。不過,氣溫在2930也可以是舒適的範圍,因為人體的熱舒適性還受到其他五個變數:風速、空氣溼度、平均輻射溫度、人體活動量以及著衣量的影響。在30時當風速由0.5m/s升高至1.5m/s時,熱感覺可由「稍暖」變為「舒適」。


液晶顯示型室內外溫度計

其實,每個人的熱感受能力與程度皆有差異,要求統一冷氣空調設定溫度事實上是違反人性了,我們建議應依照每個空間的使用人們之舒適度感覺去設定所需要之室溫,先顧及了舒適健康,再來適當的調整溫度,又可以節約能源。

上圖引用自:1997 ASHRAE Fundamentals Handbook

 

綠適居GCHASSO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圖/繼哲 (台灣綠適居協會)

 

紅外線感測人體溫度分佈


在夏天有空調的辦公室裡,您有過自己凍得皮皮挫,同事卻在喊熱,或者反過來,自己在喊熱,同事卻凍得皮皮挫,怎麼「喬」都喬不出一個溫度讓大家滿意的經驗嗎?

究竟在冷暖氣空調的房間中應該達到的「熱環境」為何?為了詮釋這些疑問,我們似乎應該追本溯源,從人的生理及周圍環境間有關熱的物理關係觀察起。

每個人對溫度的感受不同,是因為這並不單純是一個週遭環境幾的問題,而係取決於人體生產熱量和散熱量平不平衡,且這是一個頗複雜的平衡式。人體將攝取的食物經過分解後,形成養分,人會配合活動程度消耗體內的養分產生作業及熱量,這種熱量稱之為代謝量。其中,空腹時、仰臥成安靜狀態時的代謝量叫做「基礎代謝量」,雖然每個人各不相同,不過大約是每㎡40W左右,東方人平均體表面積為1.6㎡,因此基礎代謝量約為64W/人,或者可以說每人每秒會產生64焦耳的熱量。至於人體散熱途徑,主要則為皮膚表面的散熱,佔了近88﹪及由肺部散熱佔12%,散熱方式有輻射(佔42﹪)、傳導對流(佔26﹪)、水分蒸發(佔30﹪)及呼吸(佔2﹪)。



建築室內環境能量平衡圖

綠適居GCHASSO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綠適居GCHASSO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綠適居GCHASSO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東森新聞報 記者林仙怡、呂漢威/台北報導】             2006 / 07 / 01 (星期六)
7月1日開始電費調漲,遇上了夏天,這個消息恐怕又要讓民眾荷包大失血,不過專家整理出了居家省電妙方,像是冷氣機或是省電燈泡,配合使用下來,一個月至少可以省下100元。

炎炎夏天讓人熱昏頭,躲在家裡吹冷氣,偏偏這時候電費也跟溫度一樣,拚命往上漲。夏天這麼熱,大家都想要躲進冷氣房,不過只要把冷氣的溫度調升一度,就可以省下6%的電費。

 請出省電達人出招,要省電,首先得從照明設備來下手,專家發現換上省電燈泡,一個月下來,可以讓你省下不少錢。

環盟節電省能小組邱繼哲指出:「如果你全部採用省電燈泡,可以省75%的話,2個月2千元的電費,你光使用省電燈泡,你就可以至少省下200元。」

 照明之外,空調設備也佔了居家用電量的40%,選擇變頻冷氣可省電,配合電風扇使用效果更好,找出照明設備空調以及省電產品的選擇,配合之下可以省下31%的用電量,普通家庭一個月2千元電費,就可以省下一兩百元。

 不過專家強調,浪費最多電的,其實就是沒有隨手關掉電源的習慣,像是待機中的電腦,同樣也會耗電。

夏季電費漲漲漲,掌握省電秘訣,才能避免荷包大失血。

 


綠適居GCHASSO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